娜娜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娜娜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有哪些?

59

华罗庚的故事充满了奋斗和坚持,以下是一些关于他的故事:

小学时期的数学天赋

华罗庚在上小学时,老师对新上任的老师介绍学校的情况时,说这个学校的学生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多数是笨蛋。这话深深刺痛了华罗庚的心,他决心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敬那位老师。一天,数学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难题:今有一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为几何?全班同学面面相觑答不上来,唯有华罗庚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是‘23’。”全班震惊,老师也点头称赞。从此,他便爱上了数学课。

家境贫寒与自学成才

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刚读完就不再上学,在家帮助父亲打理杂货铺。因为对数学有着强烈的兴趣,华罗庚初中辍学后,便开启了数学自修之路。他利用一本代数、一本几何、一本只剩50页的微积分开始了自学。白天没有时间,晚上守着小油灯一遍遍地演算。父亲说他是个“书呆子”,几次逼他把书烧掉,邻居也劝他好好做买卖,一些上了大学的同学有的对他也有些冷淡。不幸的是,他又患上了可怕的伤寒,医生摇头叹息地叫家人为他准备“后事”。他向死神发起挑战,挣扎着下地干活,左腿又被摔成残废。但他仍不气馁,拄着拐杖忍着疼痛进行锻炼,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数学家。

在清华大学的崛起

华罗庚的数学才华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尽管他只有初中文凭,但熊庆来教授看中了他的潜力,破例让他担任了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几年之后,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最终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成就

在英国剑桥大学期间,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工作了两年。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他的数学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美国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把他列为当今世界八十八位数学伟人之一。

晚年贡献

华罗庚回国后,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包括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继续致力于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数学人才。他被称为“人民的数学家”,“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华罗庚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攀登到科学的高峰。他的经历激励了无数热爱数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