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 《九歌·大司命》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先秦 - 《离骚》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唐 - 李白
我愿身为云,东野化为龙。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
唐 - 杜甫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唐 - 李商隐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东风里龙翔天际,白日长。
唐 - 无名氏(骊龙):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唐 - 韩愈(龙移):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唐 - 张聿(剑化为龙):
古剑诚难屈,精明有所从。沉埋方出狱,合会却成龙。牛斗光初歇,蜿蜒气渐浓。云涛透百丈,水府跃千重。拖尾迷莲锷,张鳞露锦容。至今沙岸下,谁得睹玄踪。
唐 - 陈翊(龙池春草):
青春光凤苑,细草遍龙池。曲渚交蘋叶,回塘惹柳枝。因风初苒苒,覆岸欲离离。色带金堤静,阴连玉树移。日光浮靃靡,波影动参差。岂比生幽远,芳馨众不知。
这些诗句展示了龙在不同文化和文学作品中的多样形象和象征意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