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爱的诗句,中国古典文学中流传甚广,以下是精选的连续两句相关诗句及赏析:
一、经典名句
《游子吟》孟郊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以母亲为线、游子为衣的意象,细腻描绘临行前的牵挂与不舍,成为母爱的经典象征。
《劝孝歌》刘安
>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以“十月”点明孕育之恩,“三生”强调报答之难,凸显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别老母》黄仲则
>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通过“白发”“泪眼”等意象,展现老母送别时的悲痛与无奈,悲壮中透出母爱的深沉。
《墨萱图》王冕
>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以画面感极强的语言,刻画母亲倚门盼归、游子艰辛的形象,成为送别诗中的经典。
二、其他相关诗句
《105》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母亲在月夜思念远子,以杜鹃啼血渲染思念之深。 《岁末到家》蒋士铨
>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通过归家时的喜悦与对子女的关怀,展现母爱的温暖与力量。
《母别子》白居易:
>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以白描手法表现离别惨痛,成为母爱悲剧性的经典。
三、补充说明
《小雅·蓼莪》:
> 无父何?无母何恃?
周代佚名的《小雅》以质朴语言,奠定母爱的伦理基础。
《燕诗示刘叟》白居易:
>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以燕子失巢比喻母爱的执着与哀伤。
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母爱的多样面貌,既有临别时的依恋,也有日常的默默付出,共同构成中华文化中母爱的精神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