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类专业:
农学类专业因工作环境、就业认知偏差等因素在本科阶段为冷门专业,考研时少有人问津,导致其分数线常年处于低位,一般国家线仅250分左右。部分农学专业还免去了数学这一“拦路虎”。
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在考研季凭借自身优势吸引了不少跨专业考生的目光,其最大的亮点在于不考数学,对于文科生而言是福音。该专业录取分数线也不算高,在人文社科类专业中属于“亲民型”。
生物工程专业:
虽然生物工程专业在本科阶段被认为是“四大天坑”之一,但其考研难度相对较低,容易考取985和211学校。
哲学类专业:
哲学类专业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中国国哲学、外国哲学等,报考人数少,竞争较小,国家线较低,容易上线。
汉语国际教育:
属于文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专业硕士。国家线相对较低,招生人数较多,容易考取985和211学校。
药学:
药学对于学医的同学来说,考研难度较低,容易考取985和211学校,但只接受医学类学生报考。
教育学专业:
国家大力发展教育,扩招教育类专硕人数,复试线较低,跨专业学生入门简单。毕业生就业前景好,可从事教育工作。
会计专业:
会计专业是热门专业,但专硕初试不用考专业课程,深受跨专业学生欢迎。该专业毕业后可从事中高层管理工作,就业形势喜人。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
属于历史学专硕,招生院校较少,大部分院校招生人数在10-20人左右,竞争相对较小。
农村发展、农业管理:
这两个专业相对冷门,报考人数少,分数较低,上岸容易。
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硕士(MPA)的招录人数较多,就业前景好,薪资和福利高。报考门槛不高,社会需求大,不考数学,难度较低。
翻译硕士:
报考人数多,但考试难度不算高,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历史专业:
许多名校都招收历史专业的研究生,且竞争相对较小。
工商管理专业:
各大高校基本都有开设,考生在选择时多考虑学校的实力和可行性。
金融学专业:
理工科考生经常会选择的专业,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且目前热门的基金产品、理财产品等都需要金融学知识。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涵盖了医学和理工知识的综合发展,读研率高达30.2%。
新闻专业:
新闻行业需要各种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的毕业生,而新闻学专业正是培养这类专业人才的学科。
化工专业:
北京化工大学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其化工专业在国内排名非常靠前,并且上线率也比较高。
临床医学专业:
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读研比例较高,推荐院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
研究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转化为电力、热能等二次能源的生产和利用过程,读研比例40.4%。
工程力学专业:
因数学课程较多,跨专业有优势,考研相对容易。
特殊教育学专业:
特殊教育学的院校复试线较低,竞争小,就业方向特殊,主要是在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事业管理机构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行政管理专业: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就业前景较好。
风景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