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有气魄”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行为、决策或人格魅力上表现出的显著特点。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核心含义
胆识与魄力 指在面对挑战或困难时表现出的果敢决策能力和勇气,强调不畏艰险、敢于担当的精神。
气势与风范
形容人具有令人震撼的气势,如领导者的威严、作品的感染力或事件的影响力。
二、典型用法
褒义语境: 常用于赞扬领导、企业家或艺术家等在事业或艺术创作中展现出的卓越品质。例如:“这位企业家有魄力,短短几年将公司打造成为行业标杆。” 文学修辞
三、相关近义词
魄力(pò lì):侧重指处理事务的胆识和果断作风
气概(qì guǎi):更强调正直豪迈的态度或行为举止
气势(qì shì):单纯描述令人敬畏的威严或场面
四、反义词
优柔寡断:与“有气魄”形成鲜明对比,指做事犹豫不决
胆小怯懦:缺乏勇气和决断力
五、出处与例句
古典文献:唐代殷璠《河岳英灵集·薛据》:“据为人骨鲠有气魄,其文亦尔。”(形容人性格刚毅,文风亦如此)
现代语境:如“他以革命家的气魄推动改革,成为时代的楷模。”
综上,“好有气魄”是对一个人在胆识、魄力或气势上的高度评价,常用于褒扬其领导力、决策力或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