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中包含的成语及其出处如下:
一、 温故知新
出自《论语·为政》,原指通过复习旧知识获得新理解,后引申为总结经验教训。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二、 择善而从
出自《论语·述而》,强调选择好的方法或建议并付诸实践。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三、 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公冶长》,指不以向地位或学问较低的人请教为耻。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四、 见贤思齐
出自《论语·里仁》,原指见到贤人就想要向其看齐,后泛指以优秀者为榜样。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五、 当仁不让
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指遇到正义之事应主动承担,后指遇到责任不推诿。例:当仁不让于师。
六、 三人行,必有我师
出自《论语·述而》,强调随时随地都有可学习的人。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七、 不亦乐乎
出自《论语·学而》,原指有朋友来访的快乐,后引申为对事物达到极致的满足感。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八、 从心所欲
出自《论语·为政》,指七十岁后能随心所欲而不越矩。例: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九、 温故而知新(重复)。
十、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自《论语·雍也》,强调对事物兴趣的重要性。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注:部分成语如“不耻下问”“见贤思齐”等在《论语》中多次出现,此处仅列主要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