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娜娜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教师节是怎么来的?

59

教师节的由来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早期探索与提议

1931年首次提议

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人在南京中央大学发起设立教师节,主张通过《教师节宣言》推动改善教师待遇、保障工作条件,并提议将每年6月6日定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该提议虽未被当时政府批准,但引发全国教育界的广泛响应,多地学校自发组织纪念活动。

其他尝试与未成功方案

- 1939年国民党政府曾以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但未获全国推行。

- 1951年曾短暂将“五一国际劳动节”与教师节合并,但因执行不力导致教师节取消。

二、正式确立

1985年最终定型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9月10日定为我国教师节。这一决定标志着教师节成为全国统一、官方认可的节日。

核心意义

该节日旨在表彰教师贡献,提升社会地位,并弘扬尊师重教精神,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三、发展与意义

行业性节日定位:

我国目前仅有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三个行业性节日。

国际影响:全球多国效仿设立教师节,共同表达对教育工作者的尊重。

社会价值:通过表彰优秀教师、开展尊师活动,推动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特别说明:台湾地区因历史原因,教师节仍为每年公历9月28日(孔子诞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