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心惊肉跳”形容的是担心灾祸临头,内心极度惊惧恐慌的感觉。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在面临危险或不确定性时,由于恐惧而产生的身体颤抖、心跳加速的心理状态。例如,当一个人想到即将发生的危险任务时,他可能会感到心惊肉跳。
成语“心惊肉跳”的出处是元·无名氏的《争报恩》,其中有“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跳”的句子。这个成语的结构是联合式,由“心”和“肉”两个字组成,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恐惧和身体的不自主反应。
在使用“心惊肉跳”这个成语时,它通常作为谓语、宾语或状语,用来描述人的心理状态。例如,在描述一个场景时,可以说“听到那个消息后,他吓得心惊肉跳”。这个成语的褒贬色彩是中性,但更多地带有恐惧和不安的负面含义。
综上所述,“心惊肉跳”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人在恐惧和担忧时的心理状态,它来源于元代的文学作品,并且至今仍然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