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娜娜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名词解释古诗十九首?

59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作品集,其名词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由南朝萧统于公元502年编入《文选》。原为南朝无名氏所作,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精选十九首编入,故称“古诗十九首”。

二、创作背景与时间

创作年代: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具体时间范围存在争议,但多集中在公元195年至220年之间。

社会背景:反映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士人失意、人生无常等时代特征,是汉魏六朝文学的重要代表。

三、内容特点

主题 :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绪、士人的宦游失意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例如《行行重行行》通过“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表达游子对故土的眷恋,《青青陵上柏》则通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感慨人生短暂。

艺术特色

- 语言质朴自然,情景交融,善用比兴手法。如《明月皎夜光》以明月为喻,寄托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 结构上多采用五言诗的短小精悍特点,言近旨远,语短情长,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

四、文学地位

标志着五言诗的成熟,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其抒情性和艺术表现力为唐代诗歌的发展奠定基础;

与同时期的志人小说(如《世说新语》)并称“文言文的两个巅峰”。

五、具体诗作示例

《行行重行行》:

开篇即以“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展现离别之远,情感直击人心;

《青青河畔草》:通过“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隐喻人生短暂与美好易逝。

综上,《古诗十九首》不仅是汉代文人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抒情诗发展的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