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尊师重道的故事、古诗、名言及谚语,可归纳如下:
一、尊师重道的故事
程门立雪 北宋理学家杨时为求学,冒雪等待程颐讲学,直至雪积一尺。程颐醒后见状,赞其“心诚”,后传其学问。此典故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子贡结庐
孔子弟子子贡,孔子去世后守墓六年,以楷树喻师恩,后世以“楷模”纪念。此故事体现尊师至诚的孝道。
张良拜师
张良为求剑术,访隐士黄石公。黄石公故意摔鞋,张良执礼捡鞋,后得真传。此典故强调尊师需有求知诚意。
二、尊师重道的古诗
《勤求》- 葛洪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以夸张手法表达对师恩的感激。
《师说》- 韩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奠定尊师理论基础,被后世教育家奉为圭臬。
三、尊师重道的名言
程颐
“受业身当勤,立言身当慎。”强调学艺与修身的统一。
杨时
“游酢未至,已先觉,时已大雪,门外雪深一尺,程颐方觉。”体现求学心切与尊师态度。
四、尊师重道的谚语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源自《史记·李斯列传》,比喻恩师教诲如父母般重要。
“经师人师”
指教授学术与培养品德的双重师道,强调教育全面性。
五、其他相关典故
《子贡尊师》: 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体现尊师与传承精神。 《陆佃千里求师》
以上内容综合了历史典故、文学作品及教育思想,共同构成尊师重道的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