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兴而叹”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本义 指看到伟大事物而感叹自己渺小,常用于描述面对自然奇观或宇宙现象时的敬畏感。例如《庄子·秋水》中“河伯望洋兴叹”的典故,即河伯因黄河的浩瀚而自愧渺小。
引申义
多比喻因能力不足或条件有限而感到无可奈何,常用于形容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叹息。例如:
- 科技发展迅速,个人难以追赶,令人望洋兴叹;
- 项目因资金不足而中断,团队只能望洋兴叹。
二、用法特点
情感色彩: 中性词,既可表达对自然或宇宙的赞叹,也可暗含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语法功能
他站在高山之巅,望洋兴叹;
这项技术难度超乎想象,令人望洋兴叹。
三、相关辨析
常见误区:部分人误写为“望兴而叹”,实际应为“望洋兴叹”。“望洋”指仰视大海,比喻面对巨大事物,“兴叹”即发出感叹。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望洋失措、叹为观止、自愧不如;
反义词: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胸有成竹。
综上,“望兴而叹”通过典故与引申义的结合,既表达了对宏大事物的敬畏,也隐含了人类在自然或困境中的普遍心理体验。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