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一个人既有文化又有品德的古文,综合搜索结果,以下内容供参考:
一、品德与修养类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出自《论语·述而》,通过陋室因主人品德高尚而显得不陋,体现品德对环境气场的塑造。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同样出自《论语》,展现主人学识渊博,交往皆为有学问之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名句,强调品德高尚者重道义而非利益。
二、才华与学识类
"博学多才"
白居易《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中用以赞誉进士及第者的综合素养。
"才高八斗"
曹植诗句,现多用于形容文才横溢,如曹子建(曹操)被赞独占八斗之才。
"博学冲素"
蔡松年《水龙吟》中描述人物博学且性格纯朴。
三、气质与风范类
"温润如玉"
虽未直接出自古文,但常与"谦谦君子"结合使用,体现品德与气质的融合。
"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中莲花的意象,比喻品德高洁者能在污浊环境中保持本真。
四、综合引用示例
"斯人既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学识风范,又具'安贫乐道,德馨传室'的品德气质,真乃'谦谦君子'之范"。
以上内容综合了《论语》《孟子》《水龙吟》等经典篇目,既包含品德修养的论述,也涉及才华学识的赞誉,可结合具体语境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