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不暇暖”这一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德行》。该成语最早见于《世说新语》的“德行”篇,原文出自东汉大臣陈蕃的故事。
具体出处
《世说新语·德行》记载:
> 陈蕃年少时勤奋好学,曾以“大丈夫当扫除天下,安能顾及小家”自勉。后任乐安太守时,仍不忘礼贤下士,曾说:“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意为周武王礼贤下士,连坐席都来不及坐热,我礼待贤才又有什么不可的呢?)
补充说明
1. 该成语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的忙碌状态,后引申为事务繁忙、无暇休息的情景。2. 常见搭配:常与“礼贤”“奔走”等词连用,如《官场现形记》中刁迈彭“席不暇暖”形容政务繁忙。3. 近义词:应接不暇、日理万机;反义词:无所事事、闲得发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