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开战誓词,综合历史记载和文献资料,可总结如下:
一、夏朝《甘誓》
夏启讨伐有扈氏时发布的《甘誓》是最早的开战誓词之一,原文为:
> 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誓词核心:以“天命”为依据,强调军纪严明,服从命令者受奖赏,违抗者遭重罚。
二、周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周朝以“王土”概念宣示疆域主权,虽非直接战前誓词,但体现了对领土的绝对控制意识。
三、秦朝“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秦朝开疆拓土时常用此语,展现其军事决心和残酷性,如统一六国过程中的多次战役。
四、汉朝“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汉武帝时期扩张疆域时使用,强调对四方的统治权,具有强烈的地理疆域宣示功能。
五、其他典型
曹操:
虽以谦和著称,但《步出夏门行》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体现战场决断。
唐代:
边塞将领常以“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守卫边疆的坚定信念。
总结
古代开战誓词多与“天命”“祖宗”“社稷”等伦理观念结合,通过奖惩机制强化军纪,如夏启的“用命赏祖,不用命戮社”,以及秦朝的“血不流干”。这些誓词不仅是军事动员手段,也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对天人合一、家国同构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