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势万状”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īng shì wàn zhuàng,形容因惊恐、紧张等情绪而表现出的极端不安状态,常伴随多种异常行为或表情。具体解析如下:
一、核心含义
惊恐至极 该成语通过“惊恐”(惊慌害怕)与“万状”(极多形态)的结合,突出情绪的强烈波动和外在表现的多样性。例如,面对突发状况时,人可能因恐惧而面露惊恐、颤抖、失措等不同表情或行为。
程度极深
“万状”强调状态的多变和难以控制,常用于描述极端恐慌的瞬间,如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或重大危机场景。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宋代陈亮的《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原指忧患多而未解除,惊恐至极而无法抑制,后泛指极度惊慌的状态。
三、用法与近反义词
用法
可作谓语、定语、状语或补语,例如:
他惊恐万状地跑出房间
火灾现场一片惊恐万状的景象
近义词
胆战心惊、心惊胆战、心胆俱碎等,均表达极度恐惧的情绪。
反义词
不动声色、泰然自若、处之泰然,形容镇定自若的状态。
四、典型例句
自然现象: 暴风雨来临前,海浪惊恐万状地拍打着岸边 人文场景
文学描写:小说中,野雉群因误判敌情而惊恐万状地逃窜
五、补充说明
该成语带有贬义色彩,多用于描述因过度恐慌而失去理智的状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是否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