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这位享誉国际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其一生的贡献和影响力深远。以下是关于钱学森的杰出人物介绍提纲:
早年经历与教育背景
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
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成绩优异。
1935年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1936年进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1939年获得博士学位。
科研成就与贡献
在美国期间,参与美国火箭研究,是火箭学习的先驱之一。
与冯·卡门共同提出了著名的“卡门钱公式”,至今仍在航空技术研究中广泛使用。
开创了工程控制论和物理力学两门新兴学科。
在中国,主导并推动了航天事业的发展,参与载人航天项目,并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荣誉与奖项
1991年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回国效力与职务
1955年冲破阻力回到祖国,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职。
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技术领导职务。
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学术影响与普及
在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并担任多个科学技术组织的重要职务。
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重要实施方案。
晚年与逝世
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为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2011年12月8日举行了座谈会。
钱学森的一生是对科学无尽探索的一生,也是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定基石的一生。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科技领域,更在于他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深远影响和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