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出自唐代李白的《从军行·其二》,描绘了身经百战的士兵,铁甲已破碎,城池被敌人重重包围的悲壮景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表达了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誓不返回家乡的坚定决心。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二首》,通过将军刚跨上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凄凉。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出自唐代杜甫的《北征》,描写了战争之后的惨象,寒月照在白骨上,营造出一种凄惨肃杀的气氛。
白骨半随河水去,黄云犹傍郡城低。
出自唐代李嘉的《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通过战场惨象的描写,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未来战争的压抑感。
白骨高于太行雪,血飞迸作汾流紫。
出自明代王世贞的《过长平作长平行》,以比喻与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战场上尸骨如山、血流成河的惨状。
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
出自宋代张舜民的《西征回途中二绝》之一,通过白骨比沙之白、沙比雪之白的层层设喻,展现了边塞惨象,表达了将军面对累累白骨的悲哀之情。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出自唐代陈陶的《陇西行四首·其二》,描写了许多战士已经战死在河边,变成枯骨,而守在家里的妻子还在盼望他们早日回来团聚的悲凉情景。
这些诗句通过不同的手法和角度,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悲凉和肃杀,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无情和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