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部分
需填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职务/职称、工作单位等基础信息。
二、存在问题及表现形式(需结合自身实际分析)
根据《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师德师风建设要求,从以下方面进行自我反思:
爱岗敬业与职业态度 - 是否保持积极工作态度,遵守教学纪律,避免敷衍教学?
- 是否存在拖延、消极应对教学任务的情况?
关爱学生与教育公平
- 是否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所有学生,无歧视或偏见?
- 是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心理问题?
- 对潜能生或学习困难学生是否给予足够帮助?
业务素养与教学质量
- 教学能力与专业知识是否持续提升?
- 是否注重教学创新,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效果?
- 是否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与改进?
团队合作与师德规范
- 是否积极与同事交流经验,共同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 是否尊重同事,维护教育团队和谐氛围?
- 是否存在体罚、变相体罚或不当惩罚行为?
廉洁自律与利益冲突
- 是否坚守诚实守信原则,不利用职务谋取私利?
- 是否参与学生及家长付费活动,或接受礼品礼金?
- 是否在招生、评优等工作中保持公正公平?
三、整改方向与努力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需明确整改目标与具体措施,例如:
加强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提升学生心理辅导能力;
增加与家长沟通频次,建立家校反馈机制;
参加教学培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四、填写建议
客观真实:
问题描述需结合具体事例,避免空洞陈述;
定期更新:
建议每学期填写一次,形成自我成长记录;
对照检查:
可参考学校提供的对照检查表模板,确保全面性。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梳理自身师德表现,明确改进方向,促进专业成长与教育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