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兀兀穷年”和“孜孜矻矻”这两个成语,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一、基本含义
兀兀穷年 释义
:形容一年到头勤奋劳动,勤勉不懈。 - 出处:出自唐代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感情色彩:中性词,既不褒扬也不贬义,可作谓语使用。
孜孜矻矻 释义:
形容勤勉不懈、不知疲倦的状态,常与“兀兀穷年”连用。 - 近义词:孜孜不倦、勤勉努力。 - 感情色彩:中性词,侧重描述勤奋态度而非价值判断。
二、用法与出处
兀兀穷年:多用于形容长期坚持劳动或研究,如“科研工作者兀兀穷年”。- 孜孜矻矻:常与“兀兀穷年”搭配使用,强调持续努力的状态,如“他孜孜矻矻地钻研学术问题”。
三、情感色彩与使用场景
两者均为中性词,但侧重点略有不同:
兀兀穷年更强调时间上的持久性,如“终年劳作”。
孜孜矻矻更强调态度上的勤奋,如“刻苦钻研”。
四、示例对比
兀兀穷年 “老科学家一生兀兀穷年,为科研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孜孜矻矻
“她孜孜矻矻地完成论文,展现了极强的毅力。”
综上,两个成语均为中性词,前者侧重时间上的持续努力,后者侧重态度上的勤奋执着,可根据具体语境灵活选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