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策”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 biān cè,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本义 指用鞭子驱使马匹前进,例如“骑手挥鞭策马奔腾”。
引申义
比喻通过督促、激励使进步,如“老师常以优异成绩鞭策我们”。
二、用法与结构
动词用法: 可作谓语或宾语,例如“鞭策自己”“鞭策团队”。 近义词
反义词:放纵、放任。
三、典型例句
积极语境
- “时间就像一把皮鞭,它能鞭策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比喻时间促使人进步)
- “领导常以行业标杆鞭策我们,追求卓越。”
自我激励
- “我要更加鞭策自己,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四、相关文化背景
该词出自宋代秦观的《代工部文侍郎谢表》(“臣敢不鞭策驽蹇,淬砺钝顽”)和明代归有光的《示庙中诸生》。在古代文献中,“策”与“鞭”合用,形成固定搭配,后演变为比喻意义。
综上,“鞭策”通过具象的驱使行为,抽象为对目标追求的激励机制,广泛应用于个人成长、团队管理等领域。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