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娜娜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民俗的类型划分?

59

民俗的类型划分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以下是综合权威资料后的主要分类方式:

一、根据民俗的功能与作用划分

物质民俗

反映生产生活过程的民俗,包括生产工具、服饰、饮食、居住、交通、医药等。

- 例如:农耕民俗、手工业民俗、饮食民俗等。

社会民俗

体现社会关系与制度形式的民俗,涵盖社会组织、社会制度、岁时节日、民间娱乐等。

- 例如:家族制度、婚嫁礼俗、节日庆典等。

精神民俗

反映意识形态与精神世界的民俗,包括民间信仰、艺术形式、伦理观念等。

- 例如:神话传说、民间信仰、戏曲艺术等。

语言民俗

以口头语言和文学形式存在的民俗,包含神话故事、谚语、歌谣等。

二、根据民俗的表现领域划分(钟敬文分类)

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中提出十一类划分:

1. 物质生产民俗(农业、手工业等)

2. 物质生活民俗(衣食住行)

3. 社会组织民俗(家族、社团等)

4. 岁时节日民俗(春节、端午等)

5. 人生仪礼民俗(诞生、婚丧等)

6. 民俗信仰(宗教信仰、巫术)

7. 民间科学技术(传统医药、天文历法)

8. 民间口头文学(神话、传说)

9. 民间语言(方言、俚语)

10. 民间艺术(音乐、舞蹈、工艺)

11. 民间游戏娱乐(竞技、社火)。

三、其他分类维度

时间划分:

如岁时节日民俗(春节、中秋等)。

空间划分:如地域性民俗(少数民族习俗)。

文化功能划分:如节庆民俗(祭祀、娱乐)。

总结

民俗的类型划分需结合具体研究目的,物质与精神民俗常相互交织,难以完全分拆。实际研究中常采用多维度分类法,以全面反映民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