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担当与责任的霸气诗词,可综合不同时期作品进行整理,以下为精选内容:
一、担当精神类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以守边将士的壮志豪情,展现担当的铁血气魄。
《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维新派烈士的临终绝唱,彰显为理想牺牲的担当。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以菊花自喻,表达坚守气节的责任感。
二、责任意识类
《题画菊》(重复收录)
同上,体现隐士对职责的坚守。
《上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以大鹏喻指壮志,展现担当者的远大抱负。
《老将行》
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通过历史典故,强调老将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哲理升华类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以龟蛇喻指生命,体现超越年龄的担当意识。
《将进酒》
李白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体现诗人对自我价值的担当与豪迈。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阐述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担当精神。
这些诗词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担当与责任的主题,既有临危受命的壮烈,也有隐士坚守的执着,既有个人抱负的激昂,也有家国情怀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