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念已亡母亲的诗词,中国古典文学中流传着许多感人至深的作品。以下是部分代表性诗作及作者的整理:
一、唐代经典作品
《游子吟》
孟郊以质朴语言描绘母亲缝衣的场景,表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无尽思念。
《西上辞母坟》
陈去疾在重阳节祭母时所作,通过“黄昏独立宿禽稀,林间滴酒空垂泪”等句,展现对母亲临终嘱托的追思。
《母别子》
白居易以沉痛笔触描写母子离别,“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成为悼亡诗的代表作。
二、宋代及以后作品
《岁暮到家》
蒋士铨回忆母亲寒衣针线,体现传统孝道与对母亲的愧疚感。
《玉台咏》
通过“南望故乡,云海中”等意象,抒发游子对母亲的牵挂。
《清明节》
遗体诗《清明节》中“巴陵湘水共凄楚”,以景寄情,悼念亡母。
三、现代创作
赖智明的《哭母》组诗以直白语言表达生离死别的痛苦:“宛若垂危转,焉知一命倾”,情感真挚,震撼人心。
四、其他相关作品
《思母》(王安石):通过杜鹃啼血的意象,隐喻对母亲的思念。
《临行密密缝》(孟郊):与《游子吟》同为孟郊作品,强调母爱的伟大。
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母爱的永恒与人类对亲情的共通情感,既有对往事的追忆,也包含对生命轮回的哲思。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