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娜娜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五个字?

59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纪念屈原(主流说法)

屈原投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因遭奸臣排挤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后,他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百姓划船打捞未果,为防止鱼虾啃食遗体,开始投米团、雄黄酒,并逐渐演变为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粽子与龙舟的起源

早期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发展为粽子。划龙舟的习俗源于百姓划船打捞屈原遗体,后演变为驱邪避灾的仪式。

二、纪念伍子胥

春秋时期伍子胥为父兄报仇,被吴王夫差赐死。夫差令将伍子胥之尸投入大江,伍子胥临终嘱咐吴国伐越,吴国最终成功。五月初五成为纪念他的节日,吴地有赛龙舟、挂菖蒲的习俗。

三、纪念曹娥

东汉孝女曹娥为寻找父亲溺江身亡的真相,昼夜沿江号哭17天,最终在五月五日投江。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提及此俗,后形成曹娥庙等纪念建筑。

四、传说与民俗融合

白娘子喝雄黄酒

白蛇传中,白娘子为避法海,端午饮雄黄酒现原形。此说与端午节驱邪避灾的民俗结合。

毒月恶日驱避说

先秦时期,五月被视为毒月,五日是恶日。端午习俗中包含驱邪仪式,如挂艾叶、佩香囊等,以驱赶疫病。

五、其他传说

纪念介子推:

春秋时期晋国忠臣介子推被焚于绵山,晋文公重耳为纪念他,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后演变为寒食节,与端午节时间相近。

纪念越王勾践:越王勾践为报夫差之仇,命文种、范蠡卧薪尝胆。吴国灭亡后,勾践于五月初五复国,后以失败告终,形成悲剧性传说。

总结

端午节传说以纪念屈原为核心,同时融合伍子胥、曹娥等历史人物,以及驱邪避疫的民俗。不同地区保留着独特的传说,如白娘子、毒月等,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端午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