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羊逃走后修补羊圈,比喻在错误或损失发生后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恶化。其核心含义和要点如下:
基本含义 字面指羊逃走后修补羊圈,引申为在问题出现后及时纠正,避免更大损失。
出处与典故
出自《战国策·楚策四》,原文为“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通过“守株待兔”与“亡羊补牢”的对比,强调及时行动的重要性。
核心寓意
及时性: 错误或损失虽已发生,但补救仍可减少损失。 主动性
预防意识:通过修补羊圈防止狼再次得手,类比于完善制度防患于未然。
使用场景 适用于工作失误、计划受阻等情境,例如项目延期后调整方案,或个人错误后立即改正。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知错就改、来者可追。 反义词
该成语通过羊圈修补的比喻,传递了“亡羊之后补牢,犹未为晚”的积极态度,是劝诫人们面对问题时保持冷静、及时调整的经典范例。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