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黄仲则《别老母》
抚儿戏笑牵衣行,老母忧心泪满襟。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三、王安石《十五》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四、蒋士铨《岁末到家》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五、白居易《母别子》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六、元王冕《墨萱图》
萱草生堂北,游子行路苦。慈母倚门情,何时得相属。
七、韩愈《谁氏子》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新妇载书哭穿市,却笑春风桃李枝。
八、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十五承欢膝,十年别宦游。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九、周寿昌《晒旧衣》
绨袍虽破有余温,亲线缝成忆旧恩。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痕存。
十、杨维桢《慈母爱》
赵家光义为皇储,膝下阿昭阿美非呱呱。夜半灯模糊,大雪漏四鼓,母爱深如海。
十一、魏徵《述怀(出关)》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愿为臣虏死,不事乱离君。
十二、徐熙《劝孝歌》
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
十三、李白《行路难三首》
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愿为天下哭,换得一人息。
十四、王建《短歌行》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十五、张谓《代北州老翁答》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十六、王冕《墨萱图》
萱草生堂北,游子行路苦。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十七、韩愈《三字经》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十八、白居易《慈乌夜啼》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空林。
十九、元稹《遣悲怀三首》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此身原是客中人,又向潇湘江上生。
二十、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这些诗篇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父母之爱的伟大与子女的感恩之情,既有直白抒情的《游子吟》,也有借物寄情的《墨萱图》,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传统孝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