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君主纳谏类
唐太宗李世民与“房谋杜断” 任用房玄龄、杜如晦为宰相,前者善谋,后者能断,两人配合默契,形成“房谋杜断”的经典组合,助力贞观之治的繁荣稳定。
魏徵的直言极谏:
贞观年间进谏200余次,被太宗视为“镜子”,其去世后太宗痛失一镜。
齐桓公与管仲
鲍叔牙推荐管仲为相,管仲改革内政、军事,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实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二、打破门第类
秦孝公与商鞅变法
支持商鞅推行变法,建立县制、废井田,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苻坚与王猛
任用汉人王猛为相,创立荐举赏罚制度,提升官员素质,推动前秦统一北方,被称“功盖诸葛第一人”。
三、特殊才能类
周文王与姜子牙
寻访姜子牙辅佐伐纣,建立周朝,开启八百年封建王朝。
燕昭王与郭隗
以“千金买马骨”吸引人才,任用乐毅、邹衍等,几乎灭掉强齐。
四、用人策略类
曹操与许攸
以“赤足迎许攸,火烧乌巢”为例,打破常规任用外来人才,扭转战局。
欧阳修与宋代文坛
开创“唐宋八大家”文风,推荐苏轼、曾巩等,打破科举局限,培养大批文学家。
五、其他经典案例
赢稷与范睢: 五次下跪请范睢出山,终成一代名相,辅助统一六国。 燕昭王纳贤
这些事例表明,重用人才需结合用人策略、打破门第偏见,并善于纳谏与激发潜力,方能成就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