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典忘宗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与引申义 数典忘宗指在谈论典籍、制度或历史时,却忘记了自己祖先的职守或本源,比喻忘本或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核心比喻
该成语通过“数典”(谈论典籍)与“忘祖”(忘记祖先)的对比,强调对根本或来源的遗忘,可引申为对传统、根源的漠视。
二、出处与典故
典出《左传》
该成语出自先秦·左丘明的《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原指晋国使节荀跞、籍谈在周王室宴会上,因忘却鲁国进贡酒壶的典故,被周景王质问,后用以讽刺忘本行为。
三、用法与近反义词
用法
紧缩式: 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多用于形容人。 结构
近义词 崇洋媚外(指崇拜外国事物而贬低本国)
数礼忘文(指只知礼节形式而忽略内在文化)
反义词
饮水思源(比喻不忘本源)
四、示例
贬义语境: 他数典忘宗,竟将公司发展历程抛诸脑后,导致团队士气崩溃。- 中性语境
总结
数典忘宗通过典故与比喻,警示人们铭记历史与根源的重要性,既可用于批评忘本行为,也提醒在发展过程中保持文化自信。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