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娜娜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他人对诸葛亮评价古诗?

59

关于诸葛亮的历史评价,历代文人墨客通过诗词表达敬仰与感慨,以下是综合整理:

一、唐代诗人评价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以沉痛笔触赞颂其忠心与未竟之业,被公认为评价诸葛亮的巅峰之作。

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表达对诸葛亮北伐未果的遗憾,体现其忠君爱国情怀。

二、宋代及以后评价

王安石《登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虽未直接咏史,但体现其超越时空的远见,被后世视为具有诸葛亮般战略眼光的象征。

其他宋代诗人

- 陆游《示儿》与杜甫《蜀相》并称“前后出师诗”,同为评价诸葛亮的核心作品。

三、其他相关评价

杜甫《阁夜》:

通过“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展现其历史影响力超越个人生命。

赵翼《廿二史札记》:虽非诗词,但称诸葛亮“知人待时,如神机妙算”,高度评价其政治智慧。

四、总结

杜甫的《蜀相》因直白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历史洞察,成为评价诸葛亮最经典的诗作。陆游的《示儿》则从民族大义角度补充了杜甫的遗憾。宋代及以后诗人多以仰慕或借喻手法延续其精神,如王安石的诗句隐喻战略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