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兴迁
背景:石兴迁从小就是班级里的文艺骨干,但说话带有“侉”音。
努力:为了提高普通话水平,他一边抱着《新华字典》一字一词地背,一边捧着收音机收听中央台的节目。
成果:一年后,他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取得了一级甲等的好成绩,并在1990年合肥市第二届业余主持人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荣获“黑龙江市业余电视播音员”的称号。
王浩泽
背景:王浩泽来自普通话之乡,普通话不仅是他的母语,更是他与中国文化身份的重要纽带。
行动:他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并在国际舞台上推广中华文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普通话的力量。
影响: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年轻人,让他们明白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连接彼此、传递正能量的桥梁。
田小琳
背景:田小琳是著名的语言学家、编辑家、出版人,她在香港30多年坚持推广普通话。
动力:她认为“书同文、语同音”是主权治权的体现,对于一个统一的国家、团结的民族来说,交际语言的标准化是向心力、凝聚力的体现。
贡献:她主动担当,以语言报国,为香港的普通话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劲松
背景:王劲松生于哈尔滨,1990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中文系,1994年毕业后分配于中国普通话推广中心。
工作:他从事普通话推广工作,并在各大报刊发表多篇著作。
成就:他的努力使他在普通话推广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
周有光
背景:周有光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
贡献:他在中国语言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名字与普通话在百姓生活中的普及永远联系在一起。
这些故事展示了不同人物通过努力和坚持,在普通话学习和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激励着更多人重视和学好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