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勤俭格言主要体现在他的书信和诗作中,反映了他对节俭的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以下是苏轼关于勤俭的一些格言:
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
这句话表明苏轼认为口腹之欲没有穷尽,懂得节制才能惜福延寿。
要省吃俭用,不误舍尚饮食。
这句话强调了节俭的重要性,认为节俭不会影响生活的品质,反而有助于实现理想。
有钱入库栽,便偿北海头。
这句话表达了苏轼对资源的珍惜和对未来的规划,认为有钱就应当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不贪活机杼,乃日穷年尽。
这句话反映了苏轼对勤劳和节俭的推崇,认为不贪图享受,才能过上充实的生活。
宁为经朱门,独誉四海名。
这句话表明苏轼更看重名节的积累而非物质的奢华,认为即使生活在富贵之家,也要保持清廉的名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虽然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情感的祝愿,但其中也隐含了苏轼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认为简朴的生活更能带来长久的幸福。
在黄州期间,苏轼实行计划开支,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这段描述展示了苏轼在困境中如何通过节俭来维持生计,体现了他对金钱的严格管理和对生活的精打细算。
苏轼的勤俭格言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生活态度,也传达了他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他通过自己的实践,提倡节俭、惜福和勤劳,这些品质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