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娜娜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以民为本是成语吗?

59

是的,“以民为本”是一个成语,其含义和出处如下:

一、基本含义

“以民为本”指国家以人民为中心,政府的一切行为应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安民”“得民”是治国的根本。

二、出处

该成语出自《尚书·五子之歌》中的名句:“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或写作“民为邦本”),是中国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典型体现。

三、历史背景

思想渊源

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为避讳“民”字,将“民”改为“人”,称“民为邦本”为“人惟邦本”,这一改动体现了从“以民为本”到“以人为本”的理念升华。

核心理念

该思想强调人民是国家的根基,统治者需通过仁政维护民生,如孟子所言“民为重,君为轻”。

四、用法与近义词

用法:

多作宾语或定语,常用于劝诫性语境,如“治国需以民为本”。

近义词:民惟邦本(《尚书》原句)、以人为本(现代政治术语)。

反义词:以权为本、以利为本。

五、相关典故

唐代诗人杜甫在《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中曾用“ 邦以民为本,鱼饥费香饵”的典故,进一步阐释了这一思想。

综上,“以民为本”不仅是成语,更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中“民本思想”的核心表述,对后世政治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