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耻”的名言,综合多篇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经典名言
"知耻近乎勇"
孔子曰:“知耻近乎勇。”强调羞耻心是勇敢的起点,真正的勇气源于对道德底线的坚守。
"知耻是立身之本,忍辱是成人之道"
《孟子》提出,知耻是人格的根基,而忍辱则是成熟的标志。
"行已有耻"
《论语·子路》记载,管仲将礼、义、廉、耻视为社会维度的核心,孔子亦赞“行已有耻”的士大夫精神。
二、延伸解读
知耻与勇气的辩证关系:知耻是内在道德的觉醒,勇气则是外在行为的体现。正如孟子所言:“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只有先自我反省,才能赢得他人尊重。
知耻的实践意义:在个人层面,知耻能约束行为,避免越界;在民族层面,知耻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石。
三、相关语录
"知耻者,谓之有志"(《左传》):将知耻与志向结合,体现道德自觉与人生追求的统一。
"不耻则勇"(《战国策》):反衬知耻的重要性,警示缺乏羞耻心者易走向极端。
这些名言共同勾勒出知耻作为道德核心的价值体系,既是个体修身的重要准则,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