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郝建秀(纺织工业劳模) 青岛国棉六厂细纱车间工人郝建秀,13岁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纺织工人,通过摸索创新,将细纱皮辊花率降低至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创立的“郝建秀工作法”成为全国纺织工业标杆。
李春燕(赤脚医生)
贵州从江县大塘村乡村医生李春燕,30余年坚守贫困山区,自掏腰包开设卫生室,为2500多名村民提供医疗服务。村民赊账就医时,她始终不放弃,被誉为“赤脚医生”。
二、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张海迪(残疾人奋斗代表)
5岁因病致瘫的张海迪,通过自学成为作家、翻译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用生命诠释“奉献给人民”的信念,激励无数人。
小马(水务系统干部)
杨店乡水管站站长小马,35年如一日从事基层水利工作,带领村民发展特色农业,改善饮水条件,获评“牛人—罗叔”,是年轻干部的楷模。
三、新时代优秀代表
高志结(科技创新能手)
洛克电气工段长高志结,10年专注技术提升,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代表新市民群体在科技创新领域贡献力量。
张xx(人社系统工作者)
人社局生育保险股股长张xx,常年服务贫困群体,主动帮助办理重症慢性病卡,获三八红旗手称号,以细致服务践行“以群众满意为工作标准”。
四、其他感人案例
十二名井故事的集体奉献: 某村社员为打井牺牲,其他社员自发组织抢救,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 乡村书记的实干精神
这些人物事迹展现了从普通劳动者到领导干部的奉献精神,既有艰苦奋斗的传统,也有新时代创新担当,共同谱写了一曲曲集体主义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