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孝行典范
舜耕象服
舜为避父亲瞽叟的迫害,假称采药至蛮夷,后以孝行感动天帝,获大象耕地、鸟代锄草的奇遇,成为古代帝王典范。
汉文帝尝汤药
文帝为母亲卧病期间亲自尝药,展现至孝,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被后世尊为仁德君主。
曾参啮指痛心
曾参为寻母途中遇客,见母咬指便知归期,后成为儒家宗圣,其《论语》思想影响深远。
二、节俭美德
吴隐之节俭
东晋吴隐之幼年丧父,家贫仍保持简朴,女儿嫁妆竟是卖狗所得,被赞“清官”。
张知白守节
明代宰相张知白以俸禄养家,拒绝奢侈,临终嘱咐家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成为廉政楷模。
李沆居简
宋真宗宰相李沆在酒店接待使者,因家贫未设宴席,体现其清廉自守的品德。
三、忠诚与义气
赵孝争死
赵孝为救弟弟赵礼被强盗捉去,谎称自己愿代死,后兄弟俩均获释放,并被皇帝赐官,展现兄弟情义。
章溢代戮
元朝章溢为保护侄子,谎称侄子死亡,感动妖贼释放叔侄,体现临危受命的忠诚。
廷机教弟
明代李廷机在官居中仍保持简朴,对弟弟的服饰要求严格,展现其慎独精神。
四、仁爱与智慧
许武教弟
许武为两弟读书教化,弟弟成年后主动让步家产,其谦让之举被社会称颂。
姜肱大被
姜肱为保护弟弟赵礼,被强盗捉去后仍以大局为重,后兄弟同登仕途,传为佳话。
郑濂碎梨
明代郑濂为避免家人奢侈浪费,谎称梨子有毒,实则分甘共济,体现其智慧与责任感。
这些故事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古代仁人志士的高尚品德,对后世道德教育仍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