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目不窥园”和“心不在焉”这两个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总结如下:
一、 目不窥园
基本含义 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的状态。
出处
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少治《春秋》……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近义词
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一心一意。
反义词
心不在焉、心猿意马。
二、 心不在焉
基本含义
形容心思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常表现为对当前事物漠不关心或分心于其他事物。
出处
源自《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近义词
心神不宁、心浮气躁、魂不守舍。
反义词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心无旁骛。
三、 对比总结
| 成语 | 核心特点| 典型用法| 情感色彩 |
|----------------|----------------------------------|----------------------------------|----------------|
| 目不窥园 | 专注力强,心无旁骛 | 形容刻苦学习/工作,如“他三年不窥园” | 积极/褒义 |
| 心不在焉 | 注意力分散,心神游离 | 形容状态不佳,如“上课心不在焉” | 消极/贬义 |
四、 使用示例
目不窥园: “科研工作者需目不窥园,才能攻克技术难题。” 心不在焉
“他心不在焉地写着作业,被窗外的鸟鸣吸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两个成语分别从专注与分心的角度描述人的精神状态,且互为反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