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哲考研的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核心领域,结合近年考纲和真题特点,可归纳为以下要点:
一、先秦哲学
孔孟荀思想 孔子的“仁”“礼”“为人由己”等核心概念,常以不同表述形式出现(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孟子的“性善论”“反求诸己”“尽心知性”等观点是重点;
荀子的“天人相分”“性恶论”及认识论思想。
老庄思想
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庄子的“道通为一”“逍遥游”“齐物论”中的相对主义哲学。
二、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二程兄弟的“天理”概念;
朱熹的“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
陆王心学
王阳明的“心即理”“知行合一”;
陆九渊的“心外无物”。
三、其他常考内容
哲学史脉络: 如中哲各流派的发展脉络、核心争议点(如性善论与性恶论); 经典文献解读
哲学方法:如辩证法、认识论在先秦哲学中的体现。
四、备考建议
1. 以郭齐勇的教材为主,结合冯达文的《新编》补充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训练;
2. 关注历年真题中的高频考点,如孔孟荀的伦理思想、老庄的哲学概念等;
3. 注意章节绪论中提到的核心观点和理论框架。
以上内容综合了考纲要求和真题趋势,建议结合教材与真题进行系统复习。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