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吕本中
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 以残菊、重阳为意象,表达隐士情怀。
二、 《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晏殊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通过对比荷花凋零与菊花傲霜,赞颂坚韧品格。
三、 《九日水阁》- 韩琦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赞颂菊花晚秋绽放的淡雅与高洁。
四、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描绘秋日菊与芙蓉争艳的绚烂景象。
五、 《咏菊》- 白居易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以色彩对比突出菊花在不同环境中的独特韵味。
六、 《菊花》- 黄巢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用夸张手法表现菊花盛开的磅礴气势。
七、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表达诗人对菊花凌霜独立的赞美。
八、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通过环境烘托展现菊花的孤寂美感。
九、 《忆山中见菊》- 王建
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以山野背景反衬菊花的清幽与坚韧。
十、 《寒菊》- 郑思肖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以拟人手法表达菊花坚守气节的品格。
补充说明:
陶渊明的《饮酒·其七》虽未直接写菊,但“采菊东篱下”成为后世咏菊诗的典范;
元稹、苏轼、黄巢等诗人的作品因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更适合小学生理解。建议教学时可结合菊花生长周期,引导学生观察秋日菊花的形态特征,帮助理解诗句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