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喘吁吁”和“慌慌张张”是两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分别描述不同的状态,但常结合使用来表达更复杂的情绪或生理反应。
一、单独含义解析
气喘吁吁 - 基本释义:
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的状态,通常与疲劳、运动过度或疾病(如哮喘、心衰)相关。
- 补充说明:可作谓语、状语或补语,例如“跑完马拉松后气喘吁吁”或“他气喘吁吁地走进房间”。
慌慌张张 - 基本释义:
形容人因紧张、慌乱或急迫而表现出的神态,如手忙脚乱、言语急促。
- 补充说明:多用于描述情绪状态,例如“考试前他慌慌张张地复习”或“突然听到消息后她慌慌张张地跑开”。
二、组合含义与使用场景
当“气喘吁吁”与“慌慌张张”结合使用时,通常指人因以下原因同时出现呼吸急促和慌乱情绪:
生理原因:剧烈运动后疲劳(如登山、跑步)、缺氧(如高原反应)、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或心血管问题(如心衰)。
心理原因:紧张、焦虑或惊恐(如公开演讲、突发事件)导致身体应激反应。
例句:
“他跑完五公里后气喘吁吁、慌慌张张地冲进办公室。”(生理+心理)
“突然接到紧急任务,她慌慌张张地赶路,结果气喘吁吁地摔了一跤。”(心理+生理)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气喘如牛(仅限呼吸急促)、心急败坏(含慌张情绪)。
反义词:心平气和(情绪平稳)、悠然自得(从容不迫)。
四、注意事项
该词多用于描述人类状态,但“气喘吁吁”也可用于动物(如牛、马)。
若需强调疾病状态,建议结合具体病症描述,如“因哮喘发作而气喘吁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两个成语在描述人体状态时具有互补性,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