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杜渐”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在坏事或坏思想刚刚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防止其进一步发展。其核心含义和特点如下:
字面解析 - 微:
微小、细微,指事物刚刚出现的苗头或征兆;
- 杜:堵住、遏制,表示采取行动阻止其发展;
- 渐:逐渐、开端,强调在问题初现端倪时及时干预。
核心寓意
该成语强调“预防为主”,通过早期发现和干预,避免小问题演变为大灾难。例如,及时修补衣服的小破洞(防微),可避免衣物破损严重。
应用场景
可用于个人品德培养、社会治理、企业管理等多领域。例如:
- 学校通过开展安全教育防微杜渐,避免意外事故;
- 企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防微杜渐保障运营稳定。
出处
最早见于《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原文指东汉和帝时期,丁鸿劝谏皇帝通过自我反省预防灾祸。
该成语常与“见微知著”连用,但侧重点不同:“防微杜渐”强调主动干预,“见微知著”侧重通过细节预见趋势。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