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家》主要讲述了 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高公馆封建大家庭的兴衰故事。以下是具体分析:
时间背景 故事设定在 辛亥革命后
,具体时间为 1920年冬至1921年秋,历时八九个月。这一时期正值新文化运动兴起,封建礼教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但传统势力仍具影响力。
核心内容
封建制度的批判: 通过高公馆的兴衰,揭露封建专制制度对个体生命的摧残,如包办婚姻(觉新与瑞珏、觉民与琴)、长辈的专横(高老太爷的权威)等。 青年觉醒与反抗
社会缩影:高家作为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的典型,映射出当时四川地区乃至全国的社会矛盾,如礼教虚伪、家族腐败等。
历史意义
《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与《春》《秋》共同构成对封建家庭的全面批判。作品通过具体情节展现了封建制度崩溃的必然性,具有重要的现实主义价值。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