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夜为背景,抒发思念家乡和亲人思想感情的诗。诗中通过描绘中秋月夜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孤独寂寞的心境。
首句“中庭地白树栖鸦”,描绘了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庭院,树上鸦鹊安静地歇息,暗含了清冷的秋夜氛围。次句“冷露无声湿桂花”,通过冷露打湿桂花的细节,进一步强化了月夜的寂静与清凉。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秋夜的景色,也通过“地白”、“栖鸦”、“冷露”、“湿桂花”等意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后两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则通过描绘人们都在仰望明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用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道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以中秋节思亲为主题,通过描绘中秋月夜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诗人通过形象的语言和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因此,《十五夜望月》不仅描绘了八月十五的夜色,更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节日独处的寂寞情怀。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