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
掩耳盗铃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yǎn ěr dào líng。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成语的出处:
该成语出自《吕氏春秋·自知》,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晋国有人想偷一口大钟,由于钟太大无法带走,便想将其敲碎。在敲钟时,他怕别人听到钟声,于是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最终,他的行为被众人发现并捕获。
成语的用法和感情色彩:
掩耳盗铃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形象地描绘了自欺欺人的行为。
成语的故事和寓意:
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寓言故事,通过小偷的行为讽刺了那些自欺欺人、不顾客观事实的人。它告诫人们不要自欺欺人,因为欺骗自己并不能改变事实。
成语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试图掩盖真相、逃避责任或者自欺欺人的人。例如,有些人面对错误时,不是勇敢地承认并改正,而是选择掩盖事实,以为这样可以避免承担责任或批评。
综上所述,掩耳盗铃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通过一个小偷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自欺欺人的荒谬和愚蠢。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勇于承认并承担责任,而不是选择逃避或掩盖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