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出自清代戴名世的《乙亥北行日记》,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以下解析:
一、字面与语法解析
“有万物得所之意” 指看到农家万物各得其所的景象,如男子耕作、女子劳作,孩童嬉戏、鸡犬相闻,呈现出一幅和谐自然的田园图景。
“自恨不如远甚也”
表达作者对这种安适生活的强烈羡慕与自愧,认为自己远不如他们的生活来得自然、满足。
二、深层含义与背景
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
作者通过对比西北地区男子游惰不事生产与江北地区男女齐劳的习俗,批判了西北的惰性风气,赞颂江北“风俗洵美”。
个人心境的投射
该句也反映了作者自身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或都市生活的疏离感。
三、文学手法与作用
反差对比: 通过“游惰”与“各得其所”的对比,强化了田园生活的吸引力。 情感共鸣
四、相关语境补充
该句出现在作者描述旦子冈田园风光的片段中,如“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余顾而慕之”,通过具体场景的描写,将抽象的感慨具象化。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