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不安”不是成语,正确的成语是 从容不迫,二者存在以下区别:
词语结构与含义 - 从容不迫:
指态度镇定,不慌张,常用于形容人在紧急或复杂情况下保持冷静的状态。例如:
> 他面对危机依然从容不迫,展现了卓越的领导力。 - 从容不安:指虽然表面镇定,但内心实际上感到不安或焦虑,属于矛盾心理状态。例如:
> 她虽然外表从容,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
成语来源
- 从容不迫出自《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 从容不安未见于权威典籍,属于现代汉语中的误用或生造词。
使用建议
- 若需表达镇定自若的状态,应使用 从容不迫;若想表达表面镇定但内心焦虑,可使用 若即若离、 心有余悸等成语。
综上,“从容不安”是常见用词误用,需根据实际语境选择准确表达。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