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其内容被后世辑为"十则"时,收录了众多流传千古的成语与名言。以下为常见的分类整理:
一、核心思想类
学而时习之
孔子强调学习需结合实践,反复温习才能掌握。
温故而知新
通过复习旧知识,能获得新的理解和启示。
见贤思齐
遇到德才兼备的人,应向其看齐并努力追赶。
三人行,必有我师
每个人都有可学习之处,应虚心向他人请教。
二、品德修养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自身感受为准则,推己及人。
不耻下问
不因对方身份低微而拒绝学习,体现谦虚态度。
诲人不倦
教导他人时不知疲倦,形容耐心与奉献精神。
三、处世哲学类
任重道远
指责任重大且需长期奋斗,常与"死而后已"连用。
不患寡而患不均
重视分配公平而非数量多少,体现社会理想。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保持诚实态度,避免装懂。
四、行动准则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做事需先准备充分,强调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发愤忘食
形容专注努力到忘记饮食,现多用于形容勤奋。
见义勇为
遇到正义之事应主动挺身而出,后泛化为积极担当。
五、其他经典语录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表达宽容待人的修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强调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阐述士人的责任与担当。
以上内容综合自《论语》不同篇章,涵盖其核心思想与实践智慧。若需具体篇章出处,可参考《论语》原文及权威注音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