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匡衡凿壁(凿壁偷光)
西汉匡衡幼时家贫,夜晚无烛照明,便凿穿邻家墙壁引光读书。后得邻居资助成为学者,官至博士。
二、车胤囊萤
东晋车胤因家贫无油灯,夏夜捕捉萤火虫装入白纱袋借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
三、悬梁刺股
1. 孙敬用绳子系头悬梁防打瞌睡;
2. 苏秦用锥子刺大腿提神,后成为政治家。
四、韦编三绝
孔子读《易》时,韦编多次断裂,形容勤奋刻苦,后人以此喻指研读经典。
五、闻鸡起舞
东晋祖逖与刘琨听到鸡鸣即起床练剑,象征励志奋斗精神。
六、囊萤映雪
1. 车胤夏夜借萤光读书;
2. 江泌雪夜伴月诵读《诗经》,形成“映月读书”典故。
七、牛角挂书
李密骑牛至学府,将《汉书》挂于牛角,边行边读,体现刻苦求学。
八、陈平忍辱读书
西汉陈平家贫闭门读书,遭兄嫂羞辱后隐忍,终成名相辅佐刘邦。
九、陆羽弃佛从文
少年陆羽为求学,放弃寺院生活,终成茶学大家,著《茶经》。
十、包拯学断案
包拯自幼学习律法,通过“焚庙杀僧”案展现卓越推理能力,奠定断案基础。
十一、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代万斯同参与《二十四史》编撰,幼时即展现超凡毅力。
十二、葛洪抄书
晋代葛洪为抄写典籍,夜以继日砍柴卖柴买纸,终成医学家。
十三、韦编三绝(另一形式)
董仲舒为研《春秋》,反复翻阅韦编至断三次,体现孜孜不倦精神。
十四、三余读书
董遇提出“三余”理论,主张利用朝、暮、夜三余时间读书。
十五、悬梁刺股(扩展)
东汉杨宝为防止困倦,用铁链系头悬梁,与孙敬、苏秦并称“三杰”。
十六、凿壁偷光(扩展)
匡衡凿壁后,邻家文不识被其毅力感动,资助他成为学者。
十七、囊萤映雪(扩展)
车胤囊萤后,又与孙康(映雪)齐名,象征贫士求学精神。
十八、牛角挂书(扩展)
李密挂书后,终成大儒,体现隐士求学风范。
十九、韦编三绝(扩展)
荀况读《荀子》时韦编断绝,后世以之为刻苦读书象征。
二十、三余读书(扩展)
王羲之在闲暇时练习书法,形成“书圣”传奇。
这些故事展现了古人克服困境、追求知识的执着精神,可作为激励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