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良言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jīn yù liáng yán,指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或教诲。其核心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核心要素 “金口”
:原指帝王之口,因帝王言语权威性极高,故称“金口”。
“良言”:指有益的、正确的劝告或教诲。
整体:比喻像黄金和美玉般珍贵且充满智慧的劝导。
近义词 肺腑之言(出自《西厢记》)
至理名言(强调最精辟的言论)
真知灼见(形容深刻透彻的见解)
二、用法与出处
用法:
多用于形容长辈、师长或权威人士的教诲,带有褒义色彩。例如:
> 老师的金口良言,让我受益终生
> 父母的教诲,才是真正的金口良言
出处
典籍来源:最早见于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后世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等作品亦沿用此比喻)相关成语
金玉良缘: 指美好的姻缘,与“金口良言”无直接关联 金口玉言
三、与其他相似成语的区别
| 成语 | 含义 | 例句 | 区别点 |
|------------|----------------------------------------------------------------------|----------------------------------------------------------------------|--------------------------------------------------------------------------|
| 金口玉言 | 皇帝的不可改变的言论(现多讽刺) | 他承诺的事儿,简直就是金口玉言 | 侧重“权威性”且多含贬义,指虚伪承诺 |
| 金玉良言 | 可贵且有价值的劝告 | 老师的金口良言,让我受益终生 | 侧重“劝告的珍贵性”且为褒义 |
四、相关俗语补充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出自《增广贤文》,强调善意劝告的温暖与恶语的伤害
综上,金口良言通过比喻手法突出了劝告的珍贵性,既可用于赞誉真诚的教诲,也可用于讽刺空洞的承诺,需结合语境理解其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