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歇后语,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三国演义》经典歇后语
草船借箭——有误(雾)
曹操利用雾气借箭,谐音“有雾”。
张飞穿针——一大眼对小眼
形容两人目光短浅,常用于形容矛盾双方对立。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关羽与李逵的武器对比,突出关羽的勇猛。
孔明吊孝——假慈悲
诸葛亮装作悲痛以骗取东吴信任,讽刺虚伪。
曹操误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因误信谗言而酿成悲剧,常用于形容因小失大。
二、《水浒传》经典歇后语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指吴用,谐音“无用”,讽刺其虽智谋多但梁山最终被招安。
林冲上梁山——官逼民反
林冲被高衙内陷害后上梁山,成为反抗官府的经典案例。
鲁智深出家——无牵无挂
形容其出家后无世俗牵挂,常用于表达洒脱态度。
武大郎上吊——山下够不着
虚构情节,讽刺权贵对弱者的欺压。
西门庆请武大郎——没安好心
西门庆的恶行被歇后语揭露,常用于警示贪腐。
三、其他补充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体现其神机妙算,常被引申为占他人便宜。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形容任务轻松简单,源于其勇猛性格。
林冲误入白虎堂——有口难辩
虽未直接出现,但常与其他情节结合使用。
以上歇后语均源自原著经典情节,部分存在谐音或情节延伸,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