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亡羊补牢”的文言文,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核心原文
出自《战国策·楚策四》,庄辛劝楚襄王时所言:
核心比喻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完整语境
庄辛批评楚襄王沉迷享乐、荒废朝政,预言郢都将危。后用亡羊补牢比喻虽晚但仍有补救可能,并以商汤、周武王兴盛与夏桀、殷纣王衰败对比,强调楚国虽小但可通过改革延续
二、寓意与哲理
及时止损
强调错误或损失发生后及时采取措施,仍可避免更大损失
辩证思维
通过对比渺小生物(如蜻蜓)与强大势力(如楚国)的命运,说明事物发展有其内在规律,需从细微处把握
三、相关典故
类似比喻还有"塞翁失马",但"亡羊补牢"更侧重主动补救,而"塞翁失马"则强调祸福相依的辩证观
注:其他搜索结果中提到的"楚襄王左州侯,右夏侯"等语,实为庄辛对楚襄王现状的批评,并非成语出处。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